0471-2533396 15598105556

        公司新聞News Center
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- 新聞中心 - 公司新聞
        公司新聞

        山西垣曲漢墓出土的銅器 為漢代衡器秤砣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4-04-21 瀏覽次數:230次 關閉 字體大小:【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  3月17日,垣曲縣博物館對外公布,該縣半年前從一東漢殘墓中發掘出的文物,經專家初步鑒定為漢代銅權,也就是秤砣。此銅權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計量的珍貴實物,還可佐證我國古代衡器和青銅器發展史,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。

          2014年8月,在垣曲縣尾礦庫擴建工程中,庫區東北段黃土斷崖驚現一東漢土穴殘墓。縣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此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,此墓尸骨無存,唯余墓室一角,所幸出土銅器兩小件。一件為獸鈕銅印章,陽刻篆體“秦宗私印”。另一銅件高3厘米,底徑4.5厘米,重40克,足底體呈橢圓形,足底部刻鑄有紋飾,由于年代久遠,辨別不清,內部上窄下寬的梯形物上有一圓孔。3月中旬,經運城市“一普”專家李百勤初步鑒定此銅件為漢代銅權。

          銅權,就是銅質的秤錘。權,就是秤錘,又叫秤砣,與衡(秤桿)相佐,也就是稱重量之用,名曰衡器。自人類出現了私有制,便有了權衡理念和雛形實物,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換工具。

          據史料記載,其最早出現于東周。漢代稱“權”為“累”,民間呼之為“公道老兒”。清人李光庭在《鄉言解頤》卷四中說道:“市肆謂砝碼為招財童子,謂秤錘為公道老兒。”權衡取其平,平者乃公道之謂也。《漢書》說:“權者,銖、兩、斤、鈞、石也,所以稱物平施,知輕重也。”

          垣曲縣博物館館長呂東風解釋說,古代“權”的材質有銅、鐵、陶、瓷、石等,造型有長方形、銀錠形、圓柱形、扁圓形、葫蘆形、鼓形,還有果蔬造型,以及鼠、猴、羊、蟾等,重量在20克至1300克不等。垣曲出土的這枚銅權重為40克。權,除用作衡器外,還用作吉祥物、壓鎮等。相傳民間搬家時,先搬過去一個秤砣(多為陶瓷、石質);造屋上梁時,將它懸掛梁上,寓“稱心如意”之意;壓帳子四角也用它,使之熨貼、平整。

          垣曲出土的這枚銅權曾經的功能是什么,以及墓主人“秦宗”的更多信息還需要文物專家考證。


        0471-2533396 15598105556
        呼和浩特市新天誠衡器有限公司
        地址: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廟子鎮潮忽鬧村103省道19.6公里處路西院內 
      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
        內蒙古地泵,呼和浩特地泵,內蒙古電子汽車衡器,呼和浩特電子汽車衡器,內蒙古電子稱,呼和浩特電子稱,內蒙古電子地泵,呼和浩特電子地泵,內蒙古電子地棒,呼和浩特電子地棒,內蒙古衡器,呼市地磅廠家,內蒙古地磅,呼和浩特市地磅廠家,內蒙古地秤,呼和浩特地秤, 呼市地磅,呼和浩特市新天誠衡器有限公司,呼和浩特衡器廠家